Search

#防疫生活中的心理調適

昨天在clubhouse,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談談在最...

  • Share this:

#防疫生活中的心理調適

昨天在clubhouse,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談談在最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些什麼來幫助心理的安適。謝謝 Joel來談日本的快手把昨天的內容製作成podcast讓大家可以回聽。羅列昨天幾個重點如下:

1. 有關於防疫方式,就診問題請尋求專業
然而最近1922和第一線醫療人員已經忙碌到不可開交,可以的話我們要一起減少第一線醫療的消耗,平常獲取資訊來源是很重要的。像 #林氏璧 孔醫師就是防疫以來我一直參考的重要資訊來源。

2.焦慮的處理:

鄰近熱點,各種資訊都可能讓大家產生焦慮。焦慮是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這時提醒自己:

✅在行為上做好防護了。(口罩戴好戴滿,消毒工作沒有少)

✅在生活中找尋專注的活動。

✅打掃整理家裡:家中是目前最需要每天待著的地方,讓家變成可以舒適的地方很重要,此外也可以藉機斷捨離,整理以前沒有時間處理的物品。把物理空間清空了,心理也就有更多的空間了。

✅又要工作又要帶孩子的父母,每天找一段時間,讓自己的心清空,好好坐著,好好呼吸,不趕時間,也不趕著做事,用這段時間讓自己的心情可以休息。

✅焦慮承受不住時,記得與人連繫:防疫的生活中,一開始可能還能習慣一個人,但時間一長時,孤獨感是會讓人恐慌的。用視訊或社交軟體與人連繫,保持情感的連結與情緒的被了解。

3.觀察生活的正向變化:

如同昨天 譚舜仁醫師的好孕專區譚醫師提到的,外頭的人變少了,變安靜了,剛好可以讓自己的步調慢下來,用正念的方式過生活,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此外,在家工作的朋友,可能因此少了通勤的時間,多了一些餘裕可以感受生活,平常沒有時間可以做的事,得以用現在完成。

4. 建立心態:

以往我們對於變化的態度,會是找到一個論點或是一個控制方式,希望『不變』,我們預期明天,我們計劃明年,都是用一種生活不太會有大變化的心態去生活。而慢慢地如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心態調整成「世界一定會有變化」,每一天都在滾動式地改變,然後因為知道一定會有變化的心態下,練習更珍惜當下。即使這一波疫情過了後,我們也把自己準備好面對下一次的變化,在每個當下完成自己想要做的行動,反而可以減少「明天再說」的拖延。

☑️預告:下週一22:30我會來談談防疫期間和同住家人該怎麼相處,我相信這是很多人會遇到的情況。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W2OjsLR14Cu0okISk09FY?si=4UHJb1W6SJKoCo2m_0RJmA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演講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